當前,“互聯網+”風暴席卷中國各大行業,醫藥電商也不例外,藥企、藥店紛紛加入“互聯網+”大軍。BAT 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醫藥電商大筆投入。
于是,各種新概念諸如PBM, HMO等, 像柳絮漫天飛舞,花樣百出。不過,盡管互聯網醫療在中國發展如火如荼,但是處方藥銷售卻一直是互聯網電商的禁區。
如今這一禁區也有松動的跡象,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有條件放開網售處方藥,這份文件進一步將“互聯網+處方藥”的概念推高了高潮。
網售處方藥動了藥店的蛋糕?
移動互聯網愈發普及的大背景下,網售處方藥到底應不應該放開,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本次征求意見稿一出來,立即在藥品零售行業引起極大的反響。
11月14日,多位中國藥店連鎖企業家通過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向媒體提供了一份《關于建議大力強化處方藥網絡銷售安全監管的溝通材料》。
這份溝通材料的重點是:安全性是購藥的首要前提,處方藥管理不當會給人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不可逆轉的風險。因此,這些藥店連鎖企業家堅持認為,網絡銷售處方藥應謹慎推進,暫緩全國性放開。
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也在當日舉行的中國第15屆中國成長型醫藥企業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時稱,放開網售處方藥對整個藥品零售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和挑戰。
放開網售處方藥,除對線下連鎖藥店的業務造成沖擊外,用藥安全也是令人擔心的問題。某醫藥咨詢專業人士李青(化名)告訴健康界,網售處方藥的推進,如果政策尺度過大,導致監管不到位,帶來安全用藥隱患的可能性極大,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
藥品網絡銷售一直是藥品監管的“重災區”,多年來處于事前監管缺乏有效手段,只能在被動的發生問題后事后追責。如果脫離以區縣行政規劃為半徑的現行藥品監管體系來放開處方藥網絡銷售,基層監管部門將疲于奔命且難以達成監管效果。
李青認為,藥品是特殊商品,不容許試錯!處方藥管理和使用不當給民眾的生命和健康帶來的傷害往往不可逆轉,必須慎之又慎!
不過,也有相反的觀點。某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藥行業研究專家告訴健康界,目前中國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網售處方藥管理辦法出臺,而是急需出臺基本的管理辦法,讓現有的網售處方藥逐步的進入正軌。
他指出,我國在經歷過疫情之后,消費者對線上藥品、醫療需求爆發式增長,現在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規模,所以即便是有反對聲音,中國網售處方藥政策必須落地實施,因為到目前為止,即便是網售處方藥形成了如此大的規模,國家的監管政策卻遲遲在路上,這不利于對網售藥品的監管和規范。
1藥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于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集意見,足以看出政府部門對網絡藥品銷售的嚴謹和重視,這是對互聯網醫藥健康行業的利好,有助于行業的長期規范發展,將促進企業更好地通過新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醫藥健康服務。
“新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反對聲音最大的肯定是來自于藥品零售行業,因為網售處方藥已經不是動了他們的蛋糕,而是大面積切割他們的蛋糕,所以本次新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反對聲音最大的肯定是來自于醫藥零售行業。”上述醫藥行業研究專家對健康界表示。
處方藥確實是線下藥店不可缺少的一塊蛋糕。處方藥銷售由于單價較貴,消費者需求量大,按照療程批量購買等特點,可以有效提升單調銷售業績。對于位于醫院周邊,經營面積較小的單店處方藥銷售還可以顯著提升日均業績。
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收入占比從2016年開始提高。根據《中國藥店》數據,2010-2015年藥店處方藥銷售占比基本穩定,維持在33%左右;但2016年之后,處方藥收入貢獻率明顯提高,2018年已提高至39%。
網售處方藥安全放開,還需跨過幾道坎?
醫藥電商自然是最期盼網售處方藥解禁的。為此,健康界特意向國內醫藥電商兩大巨頭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發去采訪邀請,但是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復。
過去,在藥品銷售結構里面,85%來自于處方藥銷售,但醫療機構銷售了近80%的處方藥,院外市場僅占小部分份額。根據機構預測,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億-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新版征求意見稿毫無疑問將給醫藥電商帶來重大利好。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網售處方藥的亂象一直沒有消失。2019年5月,南方都市報測評了包括“叮當快藥”在內的18家網絡購藥App,其中,叮當快藥所售部分處方藥沒有標明“處方藥”或“Rx”字樣。此外,叮當快藥app上還有不合規興奮劑類藥物、腫瘤治療藥和抗生素類等處方藥物在銷售。
打“擦邊球”的不只有叮當快藥。11月17日,有用戶稱在叮當快藥平臺、康佰馨大藥房等平臺購買治療痛風的處方藥“苯溴馬隆片”后,藥品主頁面上并沒有突出的“處方藥”標識,在沒有出示處方的情況下也可以成功下單。
可以看出,網售處方藥的安全令人擔憂。在監管力度不強的情況下,如果縱容這樣的亂象發生,將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因此,在此方面如何有針對性地打好補丁,還須有周全的制度設計和配套安排。
李青認為,結合我國現行藥品監管體系,應要求藥品網絡銷售企業必須按照區縣行政區劃設立符合監管要求的實體配送(儲存)倉庫,并采取“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模式,方可進行藥品網絡銷售和線下配送,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用藥。
“有關部門還是應該好好斟酌一下,現在是否是放開網售處方藥的好時機,把藥品銷售搬到互聯網平臺上銷售,其本質是否真的有利于老百姓?” 李青表示,即使最后真的要放開,那么也要保證線上線下一定要同步,“比如要求實體藥店要憑處方銷售,網店也應該按此執行。對資質的要求,對執業藥師的要求都應該一視同仁,監管同步。”
李青同時認為,應該盡快搭建全國藥品網絡銷售信息互通共享平臺,推動電子處方流轉并實現全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