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香港注冊中醫學會承辦的第十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主題為“中醫藥惠及人類健康——全球中醫藥機遇與挑戰”,吸引了全球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專家學者線上或線下形式參會,線上直播觀看量達380多萬人次。
據介紹,這是世界中醫藥大會首次在香港舉辦。香港中醫藥根基深厚,在傳承的同時不乏創新。香港有大量從事中成藥制造、中藥材加工、進出口貿易、批發和零售的商號,有悠久的聯系國內外的歷史。香港對藥材和藥物的嚴格監管以及香港藥商的良好商譽,讓香港成為中藥材和中成藥的可靠市場,并成為推動中醫藥走向國際的“超級聯系人”。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在致辭中表示,世界中聯是傳承發展中醫藥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作為全球最大的中醫藥國際性學術組織之一,目前已擁有72個國家和地區的277個團體會員,204個分支機構,是WHO非政府組織正式成員,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A級聯絡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機構。今年世界中聯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授予的“特別咨商地位”,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世界中聯未來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溝通聯系,深入參與全球衛生治理。未來將繼續攜手各團體會員、分支機構及全球中醫藥從業者,為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做出新貢獻。
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能一次次轉危為安靠的就是中醫藥。目前,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接受過中醫藥治療的人數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中醫藥作為中國亮麗的國際名片和“健康使者”,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內容。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在世界范圍內加強中醫藥領域的交流合作,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維護人類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提出三點倡議:第一,堅持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第二,堅持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第三,堅持團結抗疫,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希望世界中聯及會員,共同努力,積極調動各方資源,與海外中醫藥中心形成合力,為早日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為世界各國民眾乃至全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中醫藥力量。
在主題報告環節,還有多位院士、專家為中醫藥學術發展帶來前沿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作了題為《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作了題為《絡病理論體系及其應用》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學作了題為《砒霜治療白血病臨床療效的確定》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作了題為《發揮中醫藥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的作用》的報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作了題為《中醫藥和資料科學朝向精準醫學和轉化科學》的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作了題為《香港中醫醫院的最新進展》的報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林志秀作了題為《自擬濕疹方治療特應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分子機理》的報告。
本次大會學術質量高,覆蓋范圍廣,涵蓋了中醫藥臨床經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數據時代中醫藥國際發展和海外視角下的中醫藥抗疫等多個專題。學術報告來自西班牙、法國、匈牙利、希臘、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享了各國、各地區中醫藥發展和臨床用藥特點。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做大會閉幕式總結。他表示,世界中聯愿與全球中醫藥工作者,為促進中醫藥全球發展,服務人類健康,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不懈努力。